《電子技術應用》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 模擬設計 > 業(yè)界動態(tài) > 高容量RF芯片前景廣闊

高容量RF芯片前景廣闊

2010-07-16
作者:——
關鍵詞: RF|微波 RF芯片 RFID 內存

在 物流、供應鏈和資產追蹤等領域內,利用射頻(RF)技術實現自動識別的應用正在迅速擴展,并且?guī)缀醺采w了世界上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區(qū)域。隨著以EPCglobal Class-1 Gen2協(xié)議作為互通性的全球標準逐步被采納和實施,以及無線射頻辨識系統(tǒng)(RFID)技術的識別速度和精度的提升,未來數年,RFID市場可能有爆發(fā)性的增長,RF技術將無所不在地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。  

 近3~5年來,RF技術本身有著顯著的改進。其識別距離和靈敏度所改善的程度,已經讓全球許多公司開始調查這種技術的好處,甚至已經著手開發(fā)RFID相關產品。而這項技術還有一個有待充分開發(fā)的領域,即電子卷標的內存容量,因為人們希望電子卷標可儲存更多的信息,而不僅僅是一些識別的位。盡管并非每種應用都需要在RFID卡上儲存許多信息,但是許多得利于、甚至須要具有更大數據收集能力的RFID卡應用已經出現了。  

   擁有鐵電隨機存取內存(F-RAM)技術之Ramtron公司,日前完成了一份針對目前市面上超高頻(UHF)EPC Class 1 Gen2標準RFID芯片的調查,據其內容,未來可能開發(fā)出一種利用F-RAM內存功能并提高RF應用無線數據存取能力的新型RFID芯片。

     標準的電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讀存儲器(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-Only Memory, EEPROM)內存幾乎已應用在當今所有的產業(yè)標簽應用中,與EEPROM內存相比,F-RAM內存具有多項性能優(yōu)勢。首先,F-RAM內存的讀寫速度比EEPROM快一百倍。其次,F-RAM的讀寫電壓比EEPROM低,對微弱RF讀/寫磁場的靈敏度更高,因此寫入距離更長。

  存儲容量加大 應用面更廣 幾乎每周的產業(yè)新聞中都會出現采用RF技術的新的應用報道,例如被動、半被動、主動的電子卷標芯片。在這些新應用中,有些要求或希望在標識其資產的 RFID芯片上可儲存更多的信息。

  到目前為止,僅有少數廠商可以提供有較大內存容量卷標的產品,大多數廠商只能提供容量僅比傳統(tǒng)純EPC標簽多數百個存儲位的產品。有些卷標可能達到數千位的內存容量,但由于EEPROM內存天生所具有的讀寫速度慢的缺陷,讀寫10至20Kb數據耗時長達幾十秒,電子卷標使用者和廠家均認為使用標準EEPROM來實現大容量內存電子卷標并不合適。表1所列為某些希望、甚至必須采用大容量內存卷標的新興應用。

 Ramtron已開發(fā)出支持UHF EPC Class1 Gen2協(xié)議的MaxArias無線內存系列,以滿足新興的大容量內存RFID應用的需求。MaxArias組件是結合肖特基二極管(Schottky Barrier Diode)RF前端的高靈敏度與F-RAM內存單元技術優(yōu)勢的新一代RF內存芯片,其所產生的整合技術實現了迄今最高的靈敏度、更長的工作距離和出色的寫入速度。  

  系統(tǒng)整合商可以利用MaxArias無線內存來當作“移動數據庫”,以擴充RF識別功能,在本地的高性能芯片中儲存資產信息。MaxArias系列的第一批產品具有4Kb、8Kb和16Kb的內存容量,使用者可在RF內存芯片上保存250至1000個16位數據。   寫入次數明顯優(yōu)于EEPROM MaxArias內存映像(Memory Map)的配置,可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靈活性來寫入數據,并采用區(qū)塊寫入保護指令保護內存區(qū)。MaxArias內存還具有幾乎無限的寫入次數,達1014次,換句話說,電子卷標可反復擦寫千萬億次才會出現內存磨損的問題。反觀,標準EEPROM標簽擦寫十萬次后就會出現故障。

    MaxArias無線內存的寫入速度比EEPROM卷標快六倍,讀取速度快二倍,可以在那些需要接連寫入數百個標簽的應用或不停車收費應用中發(fā)揮優(yōu)勢。在不停車收費應用中,內存速度要能夠精確地寫入與讀出。此外,電子卷標上寫入的數據可保存20年以上,非常適合資產追蹤管理。MaxArias系列產品符合UHF被動芯片的EPC Class1 Gen2標準,也符合UHF頻段(860M~960MHz)的全球頻率標準。  

   在過去25年中,F-RAM儲存技術已經運用在全球各地嚴苛的計量、汽車電子、工業(yè)、科學儀器及計算應用上。如今,像MaxArias無線內存產品這種新型的大容量RF內存IC,可為全球的RF系統(tǒng)整合商和使用者帶來新的功能與選擇。

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(chuàng)文章之外,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。轉載的所有的文章、圖片、音/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。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(chuàng)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,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,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聯系電話:010-82306118;郵箱:aet@chinaaet.com。